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一首歌如何能改變社會?一齣戲要如何書寫歷史?

  在歐洲,激昂的〈馬賽曲〉參與了法國的命運;在中國,隨著國共分裂,歌曲與戲劇紛紛化為政治角力的工具,更牽連著兩岸眾多藝術家的流動,及對抱負的施展。

  親歷那個年代的王受寧,梳理二戰前後兩岸傑出音樂人、影劇人,佐以電影場景般娓娓道來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一個有藝術家身影的國共對峙年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受寧


  台灣台北市人,祖籍南京,民國24年生。已在台北經歷65個寒暑。

  學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北師音樂科;國立藝專影劇科演導組;曾經獲得68年第二屆兒童劇展導演獎;民國46年第八屆全省音樂比賽聲樂組第二名;民國49年5月30日演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快樂頌〉擔任男高音獨唱部份;民國49年9月4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個人男高音獨唱會;民國51年在「美國之音台灣點滴」節目中演唱中國民謠;民國56年10月在「台視電視樂府」首次演唱普其尼的歌劇選粹〈波西米亞人〉,演唱詩人魯道夫男高音詠嘆調〈妳好冷的小手〉,以及演唱四重唱、二重唱以及負責演出策劃。民國62年11月25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義大利歌劇《鄉村騎士》,擔任男主角飾演「杜利度」。以及在中華合唱團、台北教師合唱團、國光合唱團等擔任獨唱。

  早年曾經隨申學庸老師學習聲樂多年,繼後又向國際著名男高音伍伯就學習聲樂。因為父親早逝,沒有出國深造。繼後另外也在各大報撰文以及國語日報連載小說《精衛填海》。

  民國84年3月第一期史蹟解說員研習班結業的解說員。曾經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研習會多次,並獲得86年度台灣史蹟源流會論文比賽佳作獎〈道教與古寺廟研究〉,行天宮首任導覽組長,曾經在社教館、行天宮圖書館及台北市立圖書館,擔任人文講座講師,也是信義、松山、新莊等社大的台灣史講師,過去在台灣大學古研社以及漁村社擔任史蹟指導老師,並在台大教室為漁村社講授〈台灣建築之美〉,也曾帶領同學們在北台灣各地史蹟勘考。現在是文風藝術古彩文史學會執行長,松山錫口饒河街文史鄉土街解說站召集人,並帶領志工在慈祐宮饒河街週六夜間導覽。

目錄

二戰前後左派音樂影劇對台灣的影響

序言
壹,五○年代以前的國語歌唱片與二二八
貳,國民政府遷臺後的歌曲與時代氛圍
參,從影劇看臺灣光復初期的文化
肆,臺灣電視電影與反共愛國意識
伍,綜論海峽三地音樂歌唱電影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早期兩岸音樂家介紹
附錄二 早期臺灣音樂界介紹
附錄三 影劇補充:《一江春水向東流》
附錄四 臺灣音樂界的緣起
附錄五 海峽三地各家爭鳴的電影業
附錄六 作者事蹟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070177
  • 規格:平裝 / 127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序言

我出生於一九三五年。

一九四九年,我老家在南京明瓦廊靠近新街口。當晚為慶祝元旦,新街口非常熱鬧,繁華依舊,人山人海,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看不到一絲戰火燎原。我在大華戲院看電影,父母很著急到處找我,因為我們第二天早上要啟程來臺灣。有街坊鄰居勸父母不要走,但家父告訴他們:「我們認同政府,所以要跟政府到臺灣。」翌日全家乘馬車離開老家,清晨曉風依依,寧怡幽靜的晨曦,來到下關上船離開南京。說實話我們絕對不是逃難來臺灣的難民,一九四九年早期來臺灣的,大多數是忠心耿耿的軍民同胞,是認同擁戴蔣公的。尤其空軍是蔣委員長最親信的軍種,蔣中正在前一年就命令空軍準備遷臺,保全戰力。因此我們得以從容到達臺灣。

同年元月八日到達基隆外港。當時我對臺灣的第一個印象,覺得臺灣太美,青翠的山巒,碧綠的海水,看見很多像新月一般的小舟,在港灣中飄著。離開南京時,樹木已經是光禿禿的,地上還留著霜雪──相比之下,臺灣在我的印象中,如同童話電影中的仙境。第一天晚上住在基隆火車站左邊的大旅社中,聽見木屐聲響,很好聽。那個年代很盛行穿木屐,整晚很興奮,沒法入睡,常常向窗外看。在昏暗的街燈下,看見一個人在吹著笛子,笛聲悠長讓我感覺很淒涼,不知道拿著手杖、戴著黑色的眼鏡靠在街燈下的人在做什麼──後來才知道他是盲人,為人按摩的。第二天到達空軍新生社,等侯分配眷村。家父服務空軍很多年,中日八年抗戰期間,全家隨我父親在四川成都重慶整整住了八年,此次全家老小七人也一同來到臺灣,祖母也隨著父親過來,因此沒有至親的家人留在大陸老家。
 

 

 

 

3月28日,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護理團隊來到武漢的第51天,這個9人小組跟隨著醫院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執行援助任務。 從兒科病房來的她們,克服了工作疲憊的重重考驗,用在兒科時「歷練」出來的加倍耐心和細心,照護著病區內的患者。 「內心也曾忐忑」 組成這個「9人小組」的分別是兒科重癥病區護長羅文君,護師李瑞琪,兒科血液病區護師劉婷、沈紅潤;兒科綜合病區護師李佩思、洪家惠、陳麗梅;兒科移植病區主管護師馮敏賢、護師楊順子。 ... 兒科護理團隊與醫療隊領隊、醫院副書記兼副院長許可慰(右四)以及護理部周雪貞副主任(右三)合影 她們之中大部分人在出發之前,主要負責的是院內兒科病區的工作,因此,當她們初次走進武漢隔離病區時,她們坦言「內心曾經也很是忐忑」。 回憶起第一天上班時,楊順子說:「雖然有些害怕,但一旦穿起隔離服,責任感和使命感便取代了不安。」很快兒科護師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病區的工作中,開始執行隔離病區內的各項醫療任務。 「支援前線,大家都沒有忘記作為一名醫者的初心和為每一位患者服務的使命,無論是普通病房還是隔離病區,守護患者的健康就是頭等大事。」護長羅文君表示,儘管排班時間不同,但她們在上班前和下班後,都會互相鼓勵,給彼此加油打氣。 安慰病人,「兒科人」有自己的「小妙招」 由於隔離病區嚴格控制人員進出,病區內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幾乎全由當班護師負責。在病區里,護師們每天都要拎著幾大包垃圾穿梭在病區長長的走廊上。「這些本該是清潔阿姨乾的活,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護士全都給包了。」 忙碌是病區內護師每天的主旋律,但她們也努力地用真心和耐心,服務每一位患者。 除了忙碌的日常工作,最讓這群兒科來的白衣天使們感觸深刻的,是病區內的患者由於沒有家屬陪伴,加之對疾病擔心,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恐慌和焦慮,「有的病人一整天不說一句話,還見過有人自己悄悄掉眼淚。」護長羅文君回憶,在兒科病房時,護師們也常常處理患兒情緒失控、家長過分擔憂等情況。 ... ... ... ... 得益於在兒科工作的經歷,9人小組化身成病人集耐心和細心於一體的「知心姐姐」。變著法子和患者說笑話、嘮家常,每次檢查也會給予情緒較差的患者更多積極的心理暗示,她們不僅是病房內外事務的「全面手」,還擔任起病區內的「開心果」。 「每個人都會有像孩子一樣難過的時候,尤其是隔離病區的患者,讓他們恢復良好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治療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患者健康是最大的成就 作為國家醫療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31人醫療隊仍然堅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全權負責重癥病區東7區的醫療、護理工作。 在剛接手東7區時,大部分患者病情較重。進病房時,全區50個病人中有十幾個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更有著氣管插管的有創呼吸機患者。 讓楊順子記憶最深刻的是病區31床的病人。「這名患者是上了有創呼吸機的。每天有很多痰液,每個小時都要給他吸痰。在這種呼吸道飛沫傳播的隔離病房,吸痰是高風險的操作,因為隨時會有病人的痰液飛濺的危險。」 經過醫護人員40多天的努力,病區內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明顯得到了好轉。許多患者已經出院和轉院到輕癥治療醫院,病危的患者數量也有明顯下降。 「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轉,康復出院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護長羅文君說,每天雖然忙碌,下班可能也精疲力盡,但能儘自己所能幫助一線的患者,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通訊員:黃睿、楊順子、鍾婷、劉勇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EyPkAPk.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3108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新光三越附近頭髮燙捲台中中區挑染顏色襯膚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大甲中長髮尷尬期推薦髮廊綠園道附近減齡的燙髮風格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神岡韓系髮型推薦染髮髮廊 和平八字劉海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霧面質感台中染髮推薦外埔不經意微捲髮推薦髮廊 新社油頭造型推薦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霧峰韓男卷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石岡髮廊推薦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哥德式護髮染髮推薦台中北區韓式髮根燙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豐原好感度最高色系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髮廊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試用評比推薦 的頭像
    試用評比推薦

    試用評比推薦

    試用評比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